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讲座纪要(四)|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2年11月14日,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第四场专题讲座开讲(线上)。此次讲座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主讲,题目为“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张亚辉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主讲人:纳日碧力戈教授

纳日碧力戈教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出发,着重阐释了“守正创新”对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辨析“中华民族”“共有”“民族精神”“精神家园”四个核心概念,阐明了“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内涵、着力方向和基础条件。

首先,纳日碧力戈教授阐释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守正创新”对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承前启后,承续了既往成功经验,在“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适时调整。“守正创新”就是要守住既往成功经验传统、应变创新,避免颠覆性错误。纳日碧力戈教授简述了中国进行民族识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文化根源,指出其与西方舶来的理论、制度存在差别,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模式、以西方理论制度为基准评判我国民族政策。

接下来,纳日碧力戈教授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分步骤进行了概念辨析:

第一,“中华民族”的概念解析。由“民族”(nation)概念在西方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经日本“返借”进入中国的过程,阐明了“中华民族”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是一个“高位”的民族概念,跟西方nation\state\people等概念存在区别,“民族”与“族群”的概念关系也不能与“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之“民族”概念一一相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应当注意正本清源。我国56个民族在政治上是一律平等的,汉族不等同于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也不能自外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之间对对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必要的。

第二,“共有”意味着交融共生。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要把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摆正。“民族共有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特征。

第三,“民族精神”涉及到人的意识,涉及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四项各民族所共有的伟大精神品质,以此为线索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共享、进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要多做研究。

第四,“精神家园”是在文化认同中发展出来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长期积淀形成的特有传统、习惯、风俗、精神、情感、心理等。乡情乡恋可以扩展为对祖国家园的热爱。身体记忆、文化符号的共享对于塑造“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纳日碧力戈教授提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四个着力方向:一是要注重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艺术韵律感的培育,把握住文化认同的“根”与“魂”;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论研究要有历史眼光,能“进得去、出得来”;三是要有血有肉得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争取人心,精准捕捉触动心灵的原初时刻;四是通过包括语言在内的关键符号发掘和阐释,积极激发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共同社会记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和了解。

最后,纳日碧力戈教授总结了“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三项基础条件:一是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特性在地理空间上编织出了彼此缠绕、环环相扣的“纺绳共同体”——中华文化互联体,各民族在文化互联中休戚与共、同气连枝;二是既往所积累的成功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经验仍然对当下的民族理论、民族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各族群众之间的和谐交融情感是“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良好基础;三是“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参与。

 

 

 

整理人/2020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王明慧

/2021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马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