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宗教中国化"系列讲座(七):从西南地区“活的历史”看民间信仰的中国性

 2023年6月16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社会人口研究所所长、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中心主要创办者之一范丽珠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做了题为“从西南地区‘活的历史’看民间信仰的中国性”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宗教中国化”系列讲座第七场,由丁宏教授主持。

 

范丽珠教授阐述了宗教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意义,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具体讨论了民间信仰的“中国性”。讲座内容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格局以及中华民族信仰传统、形式是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就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孔子对中华文明道德的复兴,秩序的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对人类生命这一终极问题的回应及对其意义的建构,是构成中华体系的重要方面。敬天法祖、和谐自然,是中华文明多元通和的信仰模式的重要表现。周孔教化到孔儒教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的重要内容。神道设教则是构成传统中华社会的秩序方式。正如费老揭示的由于历史脉络缠绕交织,将众多地方性族群单位融为一道,使得来自东南西北各地民族信奉的神联上了家谱,构成了传统上中华民族认同象征的联宗。

第二,各种不同宗教彼此互动、和谐共生,是宗教本土化的中国模式。范丽珠教授指出,历史上的文明交汇常常伴随着暴力,宗教的传播亦是如此。但中国因其多元通和的传统,不同宗教因此和谐并存。如佛教进入中国文化传统时,形成了不同文化的交汇的和平模式。范丽珠教授强调,要扎根中国本土社会实现宗教中国化。并列举了拥有阿拉伯文与汉文匾额以及楹联的天津清真大寺、回汉信仰融合的浙江瑞安莘塍东堂殿、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土楼教堂以及位于江西赣南的王母渡祠堂-教堂一体建筑为案例,说明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共生,彰显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的特质。

第三,宗教中国化的实现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人类社会通过物质世界和概念世界的互动、支持而构成。知识社会学意在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实,因而范丽珠教授强调,要关注“此时”“此地”的民众生活世界。

随后,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范丽珠教授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从“活的历史”的角度生动地讨论了民间信仰的中国性。西南地区民间信仰中的中国性主要表现在诸如通过祭祀贤者等进行人文化成、超越地域族群的文化同源性以及文化精神中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等方面。最后范丽珠教授强调,宗教中国化,即文化共生或共同发展的智慧。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宗教中国化,并将其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中。

丁宏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点评。她首先感谢了范丽珠教授的讲授并对其从民间信仰讨论“中国性”这一主题表示认同,认为该视角对于民族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民族研究中所以强调“流动的文化边界”,就是因为各民族的“边界”实际上并不清晰,各民族发展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往来,使得各民族间虽然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但更多的是彼此交织的共同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主题中特别要关注如何理解中国各民族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从各民族交融和合的视野来看待这一问题。

 

/2021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马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