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宗教中国化”系列讲座(九):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简要回顾及讨论

    2024年5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宗教人类学专委会秘书长黄剑波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做了题为“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简要回顾及讨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宗教中国化”系列讲座第九场,由丁宏教授主持。

 

 

主讲人:黄剑波教授

 

黄剑波教授从四个方面对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讨论。

一、不同类型的宗教人类学。黄剑波教授首先讨论了宗教学的宗教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的宗教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即前者借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落脚于宗教问题;后者则是以宗教切入,透过宗教回答人类社会问题。二者的研究取向存在一定差别,但这种张力有助于各取所长、彼此补充;其次,黄剑波教授讨论了西文写作的中国宗教人类学以及汉语写作的中国宗教人类学。这里主要强调要关注中西文有关中国宗教人类学的文献在立意和关注问题上的差异;最后,黄剑波教授就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及其宗教以及作为思想资源的中国及其宗教展开讨论。人类学在进入中国伊始,更多是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但随着其在中国的发展,众多中国学者努力贡献出许多思想资源,如费先生的差序格局以及台湾学者的面子研究等。这里黄剑波教授引申到“风水”,指出其不仅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现象,还作为中国宗教的一种呈现或表达方式。“风水”可被视为一种思想资源,帮助我们去重新思考人及其存在,其体现了人和环境的“互渗”,意味着人和环境是相通的。

二、人类学的宗教研究进路。首先,黄剑波教授指出人类学宗教研究的方法定位即经验性而非经验主义。研究者不能将看到的经验世界视为世界的全部,现实往往远丰富于我们能观察到的事实。因此,一定要有扎实的实地调查,但不能仅限于观察以及数据收集,这是研究者进行思考的材料基础而非止步于此。因此人类学研究者在做宗教研究时,要认真了解相关宗教及其信仰群体的独特性,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当然是一项人类学研究,但也理当是一项宗教研究;其次,实践以及不实践宗教的人应当是关注的核心。宗教研究往往关注宗教的历史与思想、文本与意义、制度与组织等,但作为人类学学科,应当强调普通人是如何理解并实践宗教的,这是人类学宗教研究的标志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做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要做活生生的实践宗教的人,而不是典籍中的人;最后,人类学视野的宗教及其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被传讲的宗教,主要是指由教职人员传讲的、更多是教义性或典籍性的内容;二是被认知的宗教,指人们是如何去理解或接受被传讲的内容;三是被实践的宗教,即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因此不同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不同的宗教实践。其中人类学更为关注后两个层次。

三、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黄剑波教授指出,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既是人类学研究,同时也是宗教研究和中国研究。人类学的中国宗教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中国,因此研究者在阅读、思考以及调查时需要有整体性的关怀,如在进行某一地方的宗教研究时,首先要了解该宗教所在区域的情况。

四、人类学如何介入宗教中国化研究。在谈及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常使用的“本地化”和“本色化”这两个概念时,黄剑波教授指出它们强调了自身的“外来”属性,即需要被本地人理解和接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学所强调的地方性、当地人之主体性及实践性可以更贴切地描述和解释宗教的延续与变迁,以及外来宗教如何融入中国社会的问题。接着黄剑波教授分享了近些年他所参与的“修行人类学”研究的大致发展。相关研究的工作坊自2015年开始,题目从最早的“世俗时代的修行”,即以一种时代为背景的探讨,发展到现在关注到“身体与物质性”议题。“修行人类学”试图对中国本土的宗教人类学有新的反思路径,而“修”则可作为一个可能的理解中国的宗教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途径。

讲座最后,丁宏教授对黄剑波教授的讲座分享表示感谢,随后黄剑波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

 

文/2023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马宏宇